番茄枯萎病是由番茄尖镰孢菌侵染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物质镰刀菌素,扩散开来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土温25~30℃,土壤潮湿、偏酸、地下害虫多、土壤板结、土层浅,发病重。番茄连茬年限愈多,施用未腐熟粪肥,或追肥不当烧根,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病情加重。土壤线虫危害番茄根部造成伤口,易引起并发病。连作地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生长势弱的发病重。酸性土壤及线虫取食造成伤口利于本病发生。
凡是长期重茬种植、与茄科类作物长年连茬种植、地下病虫害严重(如根结线虫等)、土壤酸黏性过大、土壤板结过重、土壤通透性较差、地势低洼积水、田间排水条件不良、雨后积水严重、地下水位较高、经常过多过勤浇灌大水、苗株长势较弱、大量使用未腐熟农家粪肥或有机肥、过量使用氮肥、分苗/移栽定植/中耕松土伤根过多的西红柿种植地,以及降水较多的年份、雨季降水频繁或降水量较大的季节、持续阴雨后骤然放晴天气频发的地区,西红柿枯萎病在田间土壤中的病菌积累量大、病害发生时间早、发病速度快、病害程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