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秕粒的主要原因是叶片功能衰退或营养生长过旺,导致光合产物不足或运送到种子内的物质较少;缺乏水分供应或供应不足;高温干旱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病虫害侵害,如大豆感染病毒后产生青棵不实。因此,后期田间管理需注意防止病虫害,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灌溉和排涝,并补充养分。
大豆开花结荚、籽粒形成期是需肥高峰期,应及时补充养分,可采用叶面喷肥方法,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钼酸铵5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洒叶面,能增产10%以上。大豆秕粒还因叶片功能衰退、光合作用合成养分减少,或缺乏水分阻碍营养运输,导致豆粒营养不足。此外,土壤肥沃疏松、底肥充足可能导致前期生长过旺、徒长或倒伏,进而引发后期秕粒,病虫害也会导致秕粒。
预防措施包括:1、选用适宜品种,提高种子纯度;2、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3、适时早播,合理密植;4、科学施肥,保持营养均衡;5、合理灌溉,及时防旱排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