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褐斑病传播途径: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下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伤口或气孔侵入,潜育期7~8天,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病害不断加重。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4~28℃,相对湿度高于85%或连阴雨、多露利其流行。茄子褐斑病主要为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先在叶面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中央散生有很多小黑点,四周有一圈较宽的褪绿晕圈,病情严重时,叶上病斑连成大片或病斑满布,引致叶片早枯或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