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锈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2025-07-10 23:46

杆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当温度在3-31℃时小麦可感染秆锈病,当温度在18-22℃时小麦感染秆锈病的概率最高。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南方冬麦区及东北、华北的内蒙古、西北春麦区。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或褐黄色,排列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小麦的成熟时,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冬孢子。三种锈病区别可用“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概括。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