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水节肥灌溉技术。本文对广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对其应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基础研究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缺乏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研发和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灌溉系统给作物施肥浇水,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是迄今为止农业生产最为节水节肥的技术之一。
肥水一体化的措施主要是:将人畜粪便通过沼池发酵后的沼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再通过管网输送到每一个田块。还要与清水,化肥配合使才能使作健康生长。否则农作物病害重。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