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条件?

2025-07-08 20:59

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是病害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春雨时,病害易加重。条锈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16℃,发病周期约8~12天;叶锈菌为15~22℃,发病周期约6~8天;秆锈菌为18~25℃,发病周期约5~8天。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和繁殖需要特定温湿度条件,菌丝体在13至16℃下适宜侵染,孢子发育适宜温度为9至11℃。当平均温度降至2℃以下时,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麦叶组织内休眠越冬。湿润环境有利于夏孢子萌发和病菌侵染,特别是连续降雨11天且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非常适合条锈病菌繁殖。品种抗病性差异显著,种植抗病性差的品种或长期种植单一抗病性品种会增加发病风险。菌源积累量与病害轻重密切相关,菌源在越夏、越冬期间积累成为次年侵染来源。种植感病品种面积大是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但病害是否流行还取决于菌源和气象因素,特别是雨量和湿度。条锈病菌在14-15℃且有水滴和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当有效积温达到150-160℃时,叶面产生夏孢子堆。种植带病种子品种面积大是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重要条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