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莴笋灰霉病?

2025-07-04 17:54

灰霉病是真菌侵染莴苣产生的病害,主要在冬春季发病严重。种植莴苣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实行小高畦种植,合理施肥。发病初期可使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灰霉无踪水剂进行防治。

苗期发病症状表现为病部呈水渍状腐烂,长有灰色霉层。成株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初期为水渍状,后迅速扩大为黄褐色,病斑上有轮纹,生出灰褐或灰绿色霉层;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红褐色,后基部腐烂,引起上部茎叶萎蔫;根颈发病开始呈水渍状,向四周扩展,引起茎部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霉层由白变灰变绿。

防治方法包括:与十字花科蔬菜、黎科蔬菜、大田粮合作物轮作2至3年;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深翻以减少菌源。生态防治通过降低白天温度、提高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来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时间。农业防治合理控制浇水量,及时摘除病叶带到棚外集中烧掉或深埋。药剂防治在发现零星病叶时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啶菌恶唑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3~4次。温室中也可使用20%噻菌灵烟剂0.3~0.5公斤熏烟,防治效果更理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