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病亚种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根茎、叶柄和叶片。病菌从自然伤口、机械伤口、虫伤等处侵入,伤口往往是长期干旱后下大雨、遇暴风雨、中耕松土以及地下、地上害虫为害等造成。在夏秋高温多雨、排水不良地发病重。
病菌主要在留种株和病残株上、土壤里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该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4℃,适温为25℃~38℃,耐酸碱度范围为pH值5~9,适宜pH值7。多雨高温天气,病害容易流行。害虫为害后造成许多伤口,也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同时有的害虫体内外携带病菌,是传播病害的媒介。
栽培条件也与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高畦栽培比平畦栽培发病轻。凡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土壤黏重,表土瘠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浸灌,中耕时伤根以及植株生长衰弱等,发病均较重。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肉质根膨大期,地下害虫危害严重,造成的伤口多易发病。氮肥施用过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大面积耕作,种植田杂草丛生,植物抗病性降低,病害严重。通常在雨季或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容易诱发该病。地下害虫破坏的农田受到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植株;采收时尽量减少伤口,采收后适时晾晒,严格控制贮藏温度和湿度;发病初期喷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