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灌的时间应把握准确。一般在小雪、大雪前后(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一般当5cm耕层土壤内平均地温5℃,气温3℃,表土“夜冻日消”时为最佳时期。过早,气温偏高,蒸发量较大,不能起到保温增墒的作用,相反,还可能会因水分充足引起麦苗徒长,严重的可引起冬前拔节,易造成冻害;过晚,温度偏低,水分不易下渗,易形成积水,地表冻结,这样冬灌后植株容易受冻害死苗。其次冬灌还要依据苗情、土壤墒情具体而定。越冬前一般土壤干燥,则需要及时冬灌,若土壤湿润墒情较好,则可以缓灌或不灌。而对于叶少、根少,分蘖很少的弱苗麦田可适当早浇;对于苗壮长势旺的麦田,若土壤墒情好,可推迟冬灌。
浇越冬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小麦受到冻害,当气温降到零下以后,小麦很容易出现冻害现象。小麦越冬水不能浇太早,太早会引起主苗徒长,不利于分蘖。只有在主苗分蘖大部分长出后,越冬水才能在晚上结冰,白天化冰。一般在北方冬麦区,越冬水的浇灌时间一般是11~12月,这时给小麦浇越冬水,既不易引起麦苗旺长,还可起到增温保墒的效果,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冬灌适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时进行,过早,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不能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并会因水肥充足引起麦苗徒长、甚至冬前拔节过苗,冻害严重;过晚,温度偏低,不利水分下渗,地面易积水形成冰壳。今年雨水大,土壤墒情好,不干旱,不建议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