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5-06-29 19:52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饲喂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以及运动不足、前胃机能减退、大量泌乳和乳糖消耗等因素。在泌乳早期,奶牛的采食量往往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泌乳需求,导致能量负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在高产期会进一步加重,促使机体动员肝糖原、体蛋白和体脂肪,生成过多的酮体,进而引发酮病。此外,奶牛体况肥胖或采食的青贮中含有过高的丁酸也会导致酮病的发生。奶牛在干奶期摄取过多的能量或干奶期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产前体况过度肥胖,影响产后采食量的恢复,导致机体缺乏生糖物质,出现能量负平衡,生成大量酮体,最终引起发病。本病一般发生在母牛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大多数病牛出现在产后3周内,第二个月后发病减少。高产的奶牛发生此病较多。此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奶牛的日粮中精饲料多,碳水化合物类饲料供应不足,使糖类缺乏,导致牛体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后产生过量的酮体。此外,能量负平衡、体况评分的肥牛、年龄、胎次、季节的影响如夏季热应激和冬季冷应激、牛场的水平包括饲养密度、青贮的饲喂以及采食量等都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影响;基因水平的影响;疾病的影响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真胃变位和脂肪肝等。奶牛酮病也叫做乳牛酮血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在产后几天到几星期内发生,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生低血糖症,并形成酮乳、酮血和酮尿,产奶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运动障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