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白腐病最初表现为叶片先端变黄,逐渐向下蔓延,在鳞茎和不定根上形成绒毛状白色菌丝,随后呈水浸状腐烂,后期菌丝层中产生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菌核。该病主要危害洋葱及大葱幼苗的基部叶鞘、叶片与球茎鳞茎。受害植株地下叶鞘由外向内逐渐呈水渍状腐烂,颜色为淡黄色或淡白色。严重时,拇指粗的葱苗整株连片死亡,靠近根盘上部的叶鞘连内轴心全部软腐,手捏成泥状,无臭味;叶片从叶基部或叶边缘开始向叶片内形成“V”字形或宽带状坏死斑块。由于地下部鳞茎腐烂受损,叶片从顶尖开始向下变黄发白后枯死,直至全株萎蔫死亡。病重的苗床葱苗或田块成株连片枯死。球茎鳞茎一般从筛部开始水渍状腐烂,呈乳白色或土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