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丝瓜根部枯萎是发生了枯萎病。丝瓜枯萎病从发生到症状显现,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病害逐渐加重,一般7-15天以后,感病的植株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蔫现象,早上和傍晚即可恢复,再过5-7天连早晚也会出现叶片失水萎蔫,浇水也不能恢复。再过数天便逐渐枯死。
防治枯萎病的措施:未发病前就要用药预防,一般播种时可用适乐时种衣剂进行防病包衣消毒,为种子用量的千分之五。发病重的地方或重茬苗床地,在出苗后15天左右,结合浇水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移栽大田后7-10天,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防病一次,每株用药液量为250-300克。如果是重病地,移栽后25-30天时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这样可有效预防枯萎病的发生。
丝瓜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菌。丝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多。幼苗发病,不能出土即腐烂,或出土不久顶端呈现失水状,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色缢缩,发生猝倒死亡。成株发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瓜后,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萎蔫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丝瓜枯萎病是丝瓜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对丝瓜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病原为尖镰孢菌丝瓜专化型,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别称萎蔫病、烂脚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