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影响茎干、花和豆荚。病害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首先侵染下部叶片,随后向上发展,在叶片上形成半圆形或“V”字型大斑,边缘呈暗褐色,逐渐扩展至全叶。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后期叶片表面会产生灰色霉层。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残花直接侵入,通过气流、雨水和农具等途径传播。其特征是茎表面出现云纹斑,病斑呈深褐色或棕色,黄色表面伴有灰色霉层。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孢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近无色,大小6.25-13.75微米×6.25-10.0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