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过密时,等到生长中后期,田间基本上被叶片所覆盖,通风性、透光性都较差,不利于大豆正常生长,利于病害的发生。大豆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为散生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扩展后大小为2~5mm,中间浅褐色,四周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期病斑干枯,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
大豆叶斑病的发病条件包括:
1.连作种植。当某些地块常年种植大豆,田间病菌数量多,抗性大,发生叶斑病的几率和危害也会加大。
2.土壤墒情差。田间过于干旱且未及时灌溉浇水,大豆长势较弱,抵抗力减弱,病害易侵染。
3.种植过密。大豆种植过密时,生长中后期田间通风性和透光性差,不利于正常生长,利于病害发生。
4.雨水多。长时间连阴雨天气,加上田间排水不良,导致湿度过大,容易感染叶斑病。
5.肥料不足。大豆生长过程中吸收不到充足养分,长势较弱,病害易侵染。
大豆叶斑病的发病因素包括:连作栽培、品种抗病性差、病残体清除不彻底、种植密度大、田间管理不到位、雨水多湿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