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生理特点是“三差一快”,即保温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月龄体重已达初生体重6倍以上。如果栏舍保温不良,卫生条件差,母猪奶头不洁,饲料中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微量元素铁、硒和维生素A、D、E,均可能导致下痢和抗病力下降。防治哺乳仔猪缺铁性贫血,通常是直接给仔猪补铁。补铁的方法有肌肉注射和内服两种。
肌肉注射生产上应用较普遍,常用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牲血素、血多素等。内服补铁可使用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水1000毫升的混合液,按0.25毫升每公斤体重内服,每天一次,连用7~14天。母猪饲养上添加铁制剂,仔猪出生3天补铁1毫升,7至10天再补铁1毫升。经产母猪配种后合适时间段根据体重适量注射牲血素。
仔猪补铁的措施包括:
1.注射铁钴针剂。在仔猪生后2-3天内,每头仔猪一次性肌注铁钴注射液3.3毫升,如“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
2.口服铁制剂。在仔猪生后2-3天开始,用奶瓶盛装0.25%硫酸亚铁和0.1%硫酸铜混合水溶液,当仔猪吃奶时滴于母猪乳头上,仔猪即可吸入。
3.设置矿物铁盐补饲槽。在仔猪出生3-5天后,将矿物铁盐如硫酸亚铁、乳酸亚铁、柠檬酸铁、酒石酸铁或葡萄糖酸铁放置在补饲槽内,或在圈内撒一些未污染的红黏土,任仔猪自由舔食。
4.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可用含铁的多糖化合物肌肉注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