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检疫。尽量不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严格清园。秋冬认真扫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埋。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粉100倍液,铲除病源。树体保护是预防此病的积极措施。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关键要抓住2个为害高峰:春梢期从落花后即开始喷药(严重地区花序呈铃铛球期喷第1次药),10-15天1次,需喷药2-3次;秋梢期根据降雨情况在雨季及时喷药保护,一般喷药2次左右即可控制该病为害,严重果园或元帅系品种可视情况加喷1次。常用有效药剂有: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12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5%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等。尽量掌握在雨前喷药效果较好,但必须选用耐雨水冲刷药剂。加强预测预报。可用袍子捕捉器监测。做法是用载玻片涂凡士林,绳拴悬挂于树枝上,距地1.3~1.5米,按地块近四角处及中心位置挂5片,每3天换1次,取下于显微镜下检查。孢子高峰日第四天,可见病斑小米粒大小。高峰日后第七天,田间发现第一块病斑,即应打药防治。重点保护早期叶片、立足于防。第一遍药应在5月中旬,7天后喷第二遍药。6、7、8月中旬再各喷一遍药。注意多药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