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潜叶蛾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橘类,可为害所有柑橘属植物。幼虫蛀入新梢嫩叶内为害,形成弯曲的银白色虫道,造成叶片卷曲、硬化、早落,影响枝梢生长及产量,有时幼虫也可蛀入嫩茎和果实表皮为害。老树受害轻,幼树受害重,一般春梢不受害,夏梢受害轻,秋梢受害特别严重,受害率可高达100%。成虫大多在清晨羽化,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交尾后于第二至第三天傍晚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每叶可产数粒。每头雌虫可产卵40-90粒,平均6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潜入叶表皮下,在内取食叶肉,边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虫道。成熟时,大多蛀至叶缘处,虫体在其中吐丝结薄茧化蛹,常造成叶片边缘卷起。苗木和幼龄树,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齐,适合成虫产卵和幼虫危害,常比成年树受害严重。潜叶蛾的幼虫孵出后从卵壳底部潜入寄主嫩叶、嫩茎皮下组织取食,蛀成弯曲银白色隧道,在隧道中间有1条黑色线为幼虫的排泄物。叶片受害组织不能正常生长而另一面叶组织则正常生长,因此使叶片卷缩硬化,俗称“茶米叶”,提早脱落。新梢严重受害时也会扭曲,影响次年开花结果。幼年树和苗木受害,严重影响树冠的扩大和苗木质量。幼果受害,果皮留下伤迹。枝叶受害后的伤口常是柑橘溃疡病病菌侵染的途径,导致溃疡病严重发生,又常成为螨类等害虫的越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