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2025-06-17 22:18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引起。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广泛,包括许多蔬菜作物,主要由蚜虫传播。烟草花叶病毒在干燥的病株残枝内长期生存,也可由种子带毒,经由汁液接触侵染。高温干旱天气不仅促进蚜虫传毒,还降低辣椒的抗病能力,黄瓜花叶病毒危害加重。多年连作、低洼地、缺肥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均可加重烟草花叶病毒的危害。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规律与气候条件和蚜虫发生密度相关。在高温、干旱、日照过强的气候条件下,蚜虫严重发生与繁殖,传播病毒,同时降低辣椒抗病能力,导致病毒病严重发生。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肥力差的地块发病重。尖椒发病率较低,甜椒发病率较高。

病毒可附着在蔬菜植株和田间杂草根部越冬,尤其在大白菜、萝卜种株或蔊菜、车前、龙葵等杂草上多被病毒附着。病毒有多种传毒方式,种子、土壤、烟草制品等都能带毒,通过接触或蚜虫等传播,经过微伤口侵入植株,导致发病。该病发生时间为5月中下旬,一般盛发期为6—7月,8月的高温干旱天气对病害发生有利,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辣椒染病时间较长,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但侵染率随生育期进程而呈降低趋势,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程度也逐渐变小;辣椒2~4叶时的侵染率最高,要注意这一阶段的病虫防治工作。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重茬、蹲苗时间过长;移栽时天气不好;田间缺水缺肥,或单施氮磷化肥、缺少有机质;植株不健康;蚜虫发生量大且防治不力等。气候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一般在温度超过33℃、相对湿度低于60%、光照较强的条件下病害呈重发趋势;在辣椒生长期间,雾的发生时间和强度对病害的影响也较大,发生时间长且强度大时可加重病毒病的发生。此外,不同品种其抗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一般锥形椒抗病力较强,而灯笼椒抗病力相对较低。

辣椒病毒病于5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6-7月盛发,待8月高温干旱后,病情加重。辣椒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为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