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发生炭疽病的原因有哪些?

2025-06-16 15:17

重茬种植连年种植,病原积累快,基数高,一旦条件适宜,病害就会迅速扩展、蔓延。清除病叶、病果、残体不彻底,病菌通过风、雨不断向外传播,即使新茬,但只要病原存在、条件适宜即可造成病害爆发、流行。苗床管理不科学,即不进行种子药剂杀菌处理、土壤消毒,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苗床感染,移入大田后,可继续危害。病菌从伤口入侵,发病后,通过风雨、气流及蚜虫、跳蝉等剌吸式害虫传播为害。发病条件病菌发育温度为12-32℃,适宜温度27℃,相对湿度为95%左右。雨季来得早,温湿度适宜,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重复浸染次数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87%-95%,病菌潜育期仅3天左右,侵染次数频繁,病原积累快,在短期内可以造成大流行。夏季干旱、持续高温,日灼严重,有利于后期病害的流行。栽植密度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可以加快病害的流行。用药不及时忽视苗床和大田药剂防治,没有做到早查早治、防患于末然。一般与茄科作物连茬或连作的地块、遇雨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若植株缺肥缺素导致植株抗病性弱,田间病菌基数大或种子带菌,也有利发病。管理粗放,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在烈日下暴晒,均可诱发辣椒炭疽病。辣椒炭疽病的发病原因: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2-33℃,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如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最适宜发病和侵染,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难以发病。病菌侵入后3天就可以发病。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伤口,或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受烈日暴晒等情况,都易于诱发此病害,都会加重病害的侵染与流行。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品种的抗性差,环境条件温度高、湿度大,种植偏密,株间通风透光差等原因造成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