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2025-06-14 18:08

玉米秃尖是一种植物病,指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称为秃尖或秃顶,导致穗粒数减少,造成减产。秃尖发生原因常见有三种:一是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因干旱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二是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三是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遭受雹灾,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

防治方法:

1.根据种植玉米地块,选用适宜的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而马齿型则较重。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如农乐活性有机粪肥,每667m2施250kg,沟施后盖土。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条件,保证雌花分化时养分的供应。必要时喷洒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促丰宝、喷施宝、农一清液肥、川丰脾高效氨基酸液肥等。

3.对抽丝偏晚的品种或植株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4.喷洒玉米壮丰灵,具体方法参见玉米空秆。

5.此外还可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

其他措施:

1.密度要合理,根据玉米品种特性留苗,一般大棒型品种,亩留苗在3000~3500株;中棒型品种亩留苗3500~4000株;小棒型品种,亩留苗4000~4500株为宜。

2.及时防治虫害。玉米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2.5%功夫15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或5%啶虫脒3000倍液防治。

3.补追攻籽肥。要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及时补施攻籽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斤,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30斤,或叶面喷施棵露液体氮肥500mL/亩。

4.防旱防涝。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严防卡脖旱。遇雨要及时排水,以防涝灾。

5.人工辅助授粉。遇到阴雨天和高温天气,玉米自然授粉不良,适当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