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播量。从目前生产习惯看,一般农民亩播量17.5-20公斤,光播量就基本满足了收获的亩穗数需要,生长期间还会产生大量分蘖,消耗地力,无疑会引起中后期严重倒伏。2.加强化控措施。对于中、高产麦田来讲,在关键时期采取关键的化控措施必不可少的。3.水肥管理巧运用。小麦春季次水肥管理措施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要视不同苗情,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施肥。小麦倒伏后植株体内输导组织不畅通,对产量影响很大,还会造成白粉病、纹枯病的发生。倒伏后对于涝渍明显的田块,要抓紧时间排水降渍,增加土壤通气性,防止小麦后期根系早衰;对于倒伏田块,不要人工扶起,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喷施叶面肥可促进灌浆,可喷施增产素或液态磷酸二氢钾于晴天喷施;还应加强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粘虫的防治。如果倒伏后没有病害的发生,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