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种植抗耐性强的小麦品种,如小偃5号、陕农7859等,可有效预防黄矮病。
2、加强管理。适时播种,避免早播,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加强水肥管理,做好除草工作,增施有机肥,扩大浇水面积,创造不利于蚜虫繁殖的环境。
3、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20%粉锈宁乳油0.1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公斤加水5公斤拌种125公斤。
4、药剂防治。重点防治大病中心麦田及蚜虫早发麦田,选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菊酯或敌杀死、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等,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5、出苗后用药。冬小麦出苗后10月中旬,气温较高,蚜虫从玉米、洋芋等大秋作物向冬小麦迁移危害,此时开始喷施农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毒土法可用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减少越冬虫源。发病初期可用2%条缩康(武夷菌素)每亩50毫升防治,效果显著。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应以鉴定、选育和推广抗、耐病丰产良种为主,从治蚜防病入手,改进栽培技术,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