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豇豆时要根据气候条件、季节和栽培习惯来选种。种植前先整地、施肥,让地块疏松且有一定的养分。生长期要保证合理的水肥管理,还要及时插架。此外,还要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病虫害主要是叶霉病、病毒病。
在种植的初期,需灌注一定量的水分进行蹲苗促苗,水分的有效控制对于豇豆的长势具有积极作用。在蹲苗作业的同时,展开中耕作业,确保水分大量进入根系,为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豇豆在开花作荚阶段,对水量的需求较大,需要一次给足水分。但此次灌水操作无需同期进行耕翻作业,此时的根系已经发育良好。待主蔓花絮长至2/3时,进行第2次灌水作业,观察土壤表层的含水量,使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土壤湿润。在花期施加一定的速效氮肥,保证花絮的有效生长,一旦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豇豆的叶片大量脱落。为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肥水管理作业,保证豇豆作物的健康生长。
豇豆的病虫害主要有豇豆锈病、白粉病和煤霉病。豇豆锈病以侵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痂点,即夏孢子堆。豇豆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和荚。叶片染病,在叶背和叶面产生白粉状霉层,粉层厚密,边缘不明显,严重时可布满整张叶片,使叶片迅速枯黄,引起大量落叶。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