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达16℃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在安徽每年发生3~4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和为害情况大致为:第一代在6月上中旬,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枯心;第二代在7月份为害单季晚稻和迟中稻造成枯心,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白穗。三化螟因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而得名,但在广东等地可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防治二化螟的最佳防治时期通常在7月5~20日之间。二化螟幼虫从孵化到蛀入茎秆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防治最佳时间。防治药剂一般药效时间为5~7天,防治过早,虫卵未孵化为幼虫,药剂不能发挥作用;防治过晚,幼虫蛀进茎秆,防治药效差,即便是二化螟幼虫防治死了,植株也造成危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