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为什么会有锈病?如何防治?

2025-06-07 12:03

大蒜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假茎。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椭圆形褪绿斑,随后在表皮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末。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生表皮不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疱斑密布,直接影响蒜叶产量与品质,间接影响蒜头的产量。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生长不良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预防措施:

1.选用抗锈病品种,如紫皮蒜、小石口大蒜。

2.避免葱蒜混种,注意清洁田园以减少初侵染源。

3.适时晚播,合理施肥,减少灌水次数,杜绝大水漫灌。

4.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喷药预防。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防1~2次。大蒜已经发生锈病的用噻呋·己唑醇加氟环唑防治比较对路,也可选用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酯、氟环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等药剂防治,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其他建议:

1.和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2.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偏施氮肥。

3.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4.大蒜收获后,田间清理干净,特别是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块,残留的一些叶片也要清理出去,以免第二年危害加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