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如何?

2025-06-06 12:43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卵:玉米螟卵由20一60粒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初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中央有黑点。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蛹: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移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取食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被害心叶展开后呈现横排小孔;四龄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被咬食降低光合效率;雄穗被蛀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形成隧道,破坏植株水分、养分输送,增加茎秆倒折率,降低籽粒产量。心叶期叶片受害初期为半透明斑或蛀孔,展开后为整齐排孔。孕穗期雄穗抽出后,雄穗柄和雌穗以上茎秆被蛀食,导致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雌穗膨大或开始抽丝后,幼虫常先在花丝顶端取食,后蛀入穗中取食穗轴和籽粒,被害部位有大量虫粪堆积。玉米螟的发生特征和规律受以下因素影响:(1)环境因素:玉米螟喜高温高湿,6~9月发病严重,适宜温度20~30°、相对湿度60%。(2)管理不当:大区域种植未及时统防统治。(3)残虫基数:虫口基数大,越冬隔绝年獸越多,翌年危害越严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