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害定植不久的幼树,多在地面以上10-30厘米处发生。春季在上年1年生病梢上形成2-8厘米长的椭圆形病斑,这些病斑多沿边缘纵向裂开而下陷,与树分离,当病部老化时,边缘向上卷起,致病皮脱落。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出现枝枯,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从器中涌出黄褐色丝状孢子角。病斑从基部开始变深褐色,向上方蔓延,病斑红褐色。若病斑环茎一周,则可致幼树死亡。干枯病病菌或菌丝在病部位越冬,在翌春遇雨或灌溉水,释放出分生孢子,借水传播蔓延,当树势衰弱或枝条失水皱缩及受冻害后易诱发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