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根和收割是相辅相成的,每年收割次数过多,茬口高度留得过高或过低,养根不足等,这些都将加快韭菜早衰进程。因此,要想养根效果好,合理收割是不能忽略的。
1、种子选择:选用饱满、无杂质、无虫口,抗寒抗病虫,耐热、分蘖力强品种种子。
2、处理种子:先晾晒一天到两天,然后放到40度左右的水中进行清洗,当水温到30度左右的时候浸泡半天,然后放到常温下进行催芽,有85%的种子开始发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播种。
3、整地施肥: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并结合施肥,整平做畦,基肥一定要施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3000公斤、25%复合肥30公斤。
4、加强田间管理:定植后3天连浇两次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土壤半干湿状态,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
5、病虫害防治。
6、适时收割。
韭菜是一种多年生蔬菜,所以为打下丰产基础,在播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但肥料一定是发酵好的,否则容易引起病虫害。播种深度一般要控制在2厘米以内,播种一定要适合密一些,这样产量才会更高,播种后要浇透水,而且在出苗前见到土壤表面干燥就补浇水,一直15天左右时间即可出齐苗。
1、浸泡催芽。韭菜一般在温度较为适宜的春秋两季种植,种植前需要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进行催芽处理,等胚根生出后即可播种,选择中性的沙质土壤为佳,这样有利于植株成活。
2、浇水定根。种植韭菜时,要将发芽的种子均匀洒在土壤表面,然后再覆盖上层土壤,浇透水来定根,再用覆膜覆盖整片种植区域,达到保水保湿的目的。另外,夏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韭菜植株根部浸泡腐烂,影响植株生长。
3、肥水管理。韭菜种植后长出新叶的时候,需要增加肥水管理,一般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薄肥勤施,追肥后要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另外,在入秋后也要分期追肥,促进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