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烂根的原因主要包括温度偏低、土壤湿度过高、土壤通透性差以及病虫危害等。防治方法有播种前土壤深翻、沟系配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大白菜烂根病多发生在包心期,初期外叶在阳光下萎垂,早晚恢复,随着病情发展,病叶不再恢复,露出叶球,病斑呈水浸状,组织变褐、腐烂、粘滑,有臭味。大白菜烂根主要由软腐病菌引起,防治措施包括土壤处理、播前拌种、莲座期喷施海岛素加农用链霉素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沤根引起的烂根表现为根部腐烂、地上部萎蔫、叶片发黄,严重时死株。防治措施包括雨后及时排水,防止雨涝,土壤缺水时适量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大白菜软腐病易发生在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块,包心期遇高温多雨潮湿天气或氮肥使用过多、植株徒长、遭受虫伤或机械创伤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选用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750倍液喷施,连续喷2-3次,每隔7-10天喷1次。
白菜烂根病有生理性病害如沤根和病理性病害如软腐病引起,与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气温忽高忽低有关。白菜喜冷凉,生长适宜温度为10℃~22℃,不耐热,气温超过32℃时生长衰弱。白菜喜湿,莲座期和包心期不能缺水,但长期渍水也会导致沤根死亡。高温季节连续阴雨,土壤缺氧,根部无氧呼吸会导致根部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