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点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5-06-03 20:20

病原在落叶或发病果实病部越冬。春天病果腐烂,病部的小黑点,即病原的子座、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或再侵染。苹果落花后10-30天易发病,7月上旬开始发病,潜育期40-50天,雨季进入发病高峰。套袋前未做处理,由果实将寄生菌带到袋内,一旦具备侵染条件,就能形成危害。降雨时,纸袋外的菌随雨水由袋口处流入袋内。雨后纸袋长时间潮湿,可以提供给纸袋上黑点病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湿度,由袋外直接侵染到紧贴纸袋的果实胴部。这个时候果实的萼洼处不接触纸袋,一般不会侵染到萼洼处。病菌以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以子囊孢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早春冷凉多雨,有利于孢子的扩散和病原菌侵染。春季,子囊孢子开始成熟,并借助雨水和气流释放和传播。主要是植株相互传染,农家肥传染。苹果黑点病传播途径是土壤、植株传播。苹果黑星病初次侵染为落叶上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再次侵染是由风、雨传播的分生孢子。通常低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的初次侵染和传播,夏季也有利于病害发展;高温、干燥时病害不利于传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