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主要危害番茄根部,使根部多出现肿大畸形,呈鸡爪状。在植株侧根及须根上造成许多大小不等近似球形的根结,使根部粗糙,形状不规则。剖开根结或肿大根体,可见乳白色或淡黄色雌虫体。根结线虫在寄主枯死后雌成虫在根结内产出的卵囊团、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约2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一般存活1~3年。翌年离开卵囊团的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刺激细胞膨胀,形成根结,幼虫在根结内继续发育、成熟,并交配产卵。初孵幼虫留在卵内,2龄幼虫离开卵块,钻出寄主到土中越冬或再侵染。根结线虫多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通过病土、浇水和农事活动传播。南方根结线虫生存适温25~30℃,温度低于5℃或高于40℃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土壤湿度40%~70%时繁殖最快,适宜其在土中的存活和累积,这是京郊春季保护地黄瓜发生较轻,秋棚西红柿发生重的原因。造成整个根部布满根瘤,影响维管束水分养分正常传输,导致植株上部萎蔫,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影响整体产量品质。用根结线虫疫苗解决是最佳方案。番茄根结线虫主要侵染番茄根部,尤其侧根受害多,根上形成很多近球状瘤状物,似念珠状相互连接,初表面白色,后变褐色或黑色,地上部表现萎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时易萎蔫或枯萎。线虫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里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和病肥是发病主要来源。该线虫发育适温25-30℃,幼虫遇低温失去活动能力,48-60℃经5分钟致死,在土中存活一年,2年即全部死亡。由于根部被破坏,影响正常的吸收机能,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生育不良,结果小而且少。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地上部植株呈萎蔫状态;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暂时萎蔫又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逐渐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