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5-28 23:06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利于发病。偏施氮肥,长势衰弱或受霜冻害,抗病力下降,均可加重发病。菌核病混以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或遗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即萌发产出子囊盘,放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侵染衰老花瓣或叶片,长出白色菌丝,开始为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不适宜繁殖时,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中越冬或越夏。

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的重要病害,从苗期至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在残茬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并长出。低温高湿多雨的季节,有利于病菌传播。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