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腐病在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花生出苗前,病菌可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病菌侵染花生幼苗地下部,主根变褐色,植株矮小枯萎。病害发生与土质和排水条件有关,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排水好的花生地发病轻;黄黏土、土层浅薄的砂砾地发病重。苗期如遇低温阴雨、土壤湿度大,可造成病害大面积发生。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能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少雨干旱的不良天气发病较重。成株期受害,花生开始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