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奶牛修蹄是保证奶牛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奶牛生长和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牛蹄长歪变形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牛蹄腐烂,使奶牛行动困难,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修蹄。将奶牛保定在四柱栏或两柱栏内,将牛蹄吊起,术者站立于所修蹄的外侧,根据不同蹄形及病情进行整修。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奶牛(主要是成年母牛)的蹄部生长往往出现各种畸形,如不及时修整,会造成奶牛行动困难和产奶量下降。奶牛修蹄是指利用刀、剪、锯、锉或修蹄机等器械,使牛蹄的形状及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的技术。奶牛蹄病的种类包括腐蹄病、蹄变形、蹄叶炎、蹄皮炎、指(趾)间赘生、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其中以腐蹄病和蹄变形最为常见。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发病率因养殖场具体情况而异,不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还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奶牛进行修蹄有以下作用:1、防止蹄变形程度加剧导致肢势改变;2、治疗已发生的蹄病,促使蹄病痊愈;3、提高产奶量;4、提高奶牛使用年限,降低淘汰率。修蹄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因此要及时进行修蹄。许多奶农忽视对奶牛蹄子的保养,殊不知蹄部疾病会导致奶牛蹄部红、肿、热、痛和运步缓慢、跛行等功能障碍,使产奶量下降。由于农村奶牛拴系饲养、运动少,日粮营养缺乏,常导致蹄角质异常而蹄壳变形(长蹄、宽蹄、翻卷蹄),因此奶农应注意:A.从犊牛开始坚持修蹄,经常修蹄可提高产奶量5-8%;B.经常用清水清洗蹄部粪便,用2%甲醛稀释液或10%硫酸铜溶液喷洒药浴奶牛蹄部每周至少1次;C.及时治疗腐蹄病等开放性病灶防止恶化;D.保持牛舍及活动场清洁卫生;E.供应平衡日粮,尤其注意钙磷及微量元素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