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05-25 13:26

在日照充分、土壤干旱、昼夜温差大、多风等条件下易发生。该病依赖闭囊壳或休眠菌丝在病株残体过冬,第2年春天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侵染。1.栽培方式草层稠密,遮荫,草地连作年数太长,牧草收割和利用不及时,或长期施用过多的氮肥和磷肥均可使此病发生严重。2.温湿度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C〜28°C,相对湿度为52%〜75%,特别是在日照充分、温度高、湿度大、多风情况下发病严重。病株叶片两面、茎部、叶柄和荚果上有一层白色雾层,似蛛网丝状。最早出现小圆形,由于病情加重,可逐渐扩大直至覆盖全叶,发病后期产生分生孢子,病斑呈白粉状,直至末期霉层呈淡褐色或灰色,同时有橙黄色至黑色小点出现,即病原菌的闭囊壳。生长季内发病植株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在田间可多次再侵染。分生孢子可随风力传播很远的距离,引起发病和流行。气候干旱、高温适于该病的发生。草层稠密,刈割不及时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