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轮纹病的发生规律如何?

2025-05-24 20:57

防治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包括选择耐病品种、种植中或晚熟品种、茬口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1-2次。大豆轮纹病是由大豆壳二孢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荚、粒。叶片染病生褐色至红褐色,中央灰褐色圆形病斑,微具同心轮纹,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茎染病茎部病斑多发生在分枝处,初生近梭形灰褐色病斑,扩大干燥后变为灰白色,上生很多小黑点;荚染病产生近圆形病斑,初褐色,干燥后亦变成灰白色,密生黑色小点。

大豆轮纹病在中国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但在东北、华北地区发生较重。该病可造成大豆植株早期落叶以至不结荚,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主要为:①选用较抗病的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②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秋翻土地消灭菌源;③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