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根腐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5-24 20:30

蚕豆根腐病的发病原因是镰刀菌的入侵。这种病原菌通常通过两种途径传播:一是通过遗留在田间的病根或病株残体,这些病残体能在土壤内存活长达两年;二是通过种子传播,使得新种植的植株感染上疾病。田间的高温(通常在10℃至18℃之间)、低湿度以及排水不良的条件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浇水过多,特别是在蚕豆的花期,以及连续耕种同一地块,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28℃,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8-20℃,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湿度是诱发蚕豆基腐病最主要的因素。田块灌水后,病原菌快速繁殖,侵染蚕豆根系和茎基部,引起蚕豆发病严重。土壤温度也是关键因素,当土温达到15℃时,病株开始表现症状,土温愈高,发病愈严重,当土温达到25℃或以上时,病株常迅速枯死。在肥力贫瘠的土壤中种植蚕豆,因真菌数少,易促生蚕豆根腐病。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蚕豆,因带菌植株更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