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软腐病的症状表现

2025-05-23 08:26

田间识别症状。因病菌侵染的部位和环境条件不同,田间症状有所差异,通常有3种类型:第一种,莲座期植株初期近地面叶柄出现水渍状小病斑,后蔓延变褐,组织腐朽,叶片失水萎蔫,发病初期外叶于晴天中午萎蔫,但迟早可恢复,随着病况发展,叶柄基部腐朽,外叶下垂平贴地面,叶球暴露,严峻时植株短缩茎及根髓腐朽,流出黄褐色恶臭黏稠物,病株一触即倒;第二种,病菌从叶帮基部创伤侵入,形成水浸润区,后变为淡灰褐色,呈黏滑软腐状,一般菜心腐朽而外部无病害症状,严峻时整株腐朽;第三种,病菌由叶柄或外叶边缘侵入引起腐朽,高温干燥时,失水烂叶呈薄纸状紧裹叶球,或由叶球顶端创伤侵入引起腐朽,叶球表里叶无病害,仅仅中间菜叶自边缘向内腐朽。软腐病的特点是病部黏滑软腐,一起产生硫化氢恶臭味,差异于黑腐病。软腐病在大白菜储藏期间可继续发展,一般从创伤处开始发病,自外部叶片或叶帮基部向里扩展,形成烂窖,窖藏的大白菜种株若带菌,定植后也会被侵染,形成采种株颗粒无收。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腐烂病”,一般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其中白菜在包心后最易感软腐病,危害期长,在田间、贮运和运输期间均易发病,常造成严重损失。发病初期,植株外层叶片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数日后,由于病情加重,外叶不再恢复而瘫倒在地,叶球外露,称为“脱帮”。症状:多发生于菜株生长中后期及贮藏期。一般苗期不易发病,而包心期为发病盛期。起初植株外叶在白天萎蔫下垂,逐渐恢失去其恢复能力,结球外露,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变褐色腐烂,充满灰黄色粘稠物质,并有恶臭味。还有些病株先从外叶边缘和心叶腐烂,并向植株下部蔓延,造成整株瘫软。最初发病于接触地面的叶柄和根尖部,叶柄发病部位呈水渍状,外叶失去水分而萎蔫,最后整个植株枯死。生长后期发病时,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叶片半透明,呈油纸状,最后整株软化、腐烂,散发出特殊的恶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