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特征是什么?

2025-05-22 21:51

叶背病斑分泌乳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呈白膜状,后病部开裂,呈穿孔状。叶面有油渍状的黄褐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白菜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严重细菌病害,主要为害白菜叶片。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一般可存活1年,播带菌的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侵染叶片,成为初侵染源。另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第二年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溅射到叶片上,也是初侵染源。该病是大白菜上又一个重要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细菌病害。

发病初期,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叶面出现黄褐色圆形或不定形坏死斑,边缘色较深,呈油渍状,可连合为大斑块。干燥时病斑质脆,易开裂;湿度大时手摸有黏感;严重时病斑密布,致叶片干枯。常与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苗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于叶面形成0.2~0.5厘米黄褐或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有的相互连结成大斑块,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致叶片干枯死亡。

诊断要点是,开始时在叶背上出现呈膜状的不规则形的角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的菌脓,叶面则有呈油渍状的黄褐色斑。后期病斑呈白色膜状,容易开裂穿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