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2-6只,孕穗期百丛虫量500-8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5-10只,灌浆期百丛虫量1000-1500只以上,就应及时用药防治。
防治重点为沿江河谷、低坝、制种稻区,特别是迟栽水稻、生长嫩绿田、茂密贪青田。防治策略为“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立足于“早”和“防”,采取达标(百丛虫量1500头)防治的方法。
防治方法:亩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6-9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60克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克或480克/升毒死蜱乳油60-9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重发田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施药时从田四周向中央喷雾,重点把药液喷到稻丛基部。
注意事项:施药时田间保持5厘米左右浅水,药液量要打足、喷匀,尽量喷到稻丛基部。掌握在若虫高峰期用药,不宜施用菊酯类农药。抢晴天及时用药,一般在下午4时后或早上9点前用药为宜。切实推进统防统治工作,统一组织、时间、技术、人员、药械进行科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