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猝倒病的发病条件?

2025-05-18 14:19

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西红柿猝倒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最先形成发病中心。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长、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病。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最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温不好,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病菌乘机而入,此时就会突发此病。

西红柿猝倒病发病条件包括:苗床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出现白色棉絮状物的菌丝体病菌;土壤中存在越冬瓜果腐霉的病原真菌;低温高湿条件下,西红柿猝倒易发生。年度间早春温度偏低、多阴雨、光照偏少的年份发病重;苗床间排水不良、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湿度偏大的发病重;苗床土壤中含有机质多、且施用了未腐熟的粪肥等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也易诱导番茄猝倒病发生。

病菌虽喜34℃高温(30~36℃),但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滴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病苗上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

当西红柿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滴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