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湿润的地块和地区,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抽穗灌浆期成片的白穗和黑脚。而在干旱地块,病菌的菌丝无法在根表皮上侵染蔓延,因此没有黑脚症状,只有零散的白穗出现。为了提高小麦“一喷三防”或“一喷多防”的效果,实现小麦后期的稳产和高产,关键在于选择最有效且恰当的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的混合配方,并在最佳防治关键期进行喷打。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地下部分,即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会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会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形成“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