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霜霉病是由粉霜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菠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该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及9-12月,春季一般发生较轻,秋季9-12月发生偏重。年度间秋季多雨、多露的年份发生重,特别是连日阴雨和低温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田块间连作田、田间排水不良的发病早而重;栽培上早播田、种植密度过高的田块往往发病早而重。
菠菜霜霉病的病原菌以菌丝在越冬菜株上和种子上或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产出孢子囊,借气流、雨水、农具、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寄主表皮或气孔侵人引起发病。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进行频繁的再侵染。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棚室内温度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种植密度大,病害发生较重。
菠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选用抗病品种或进行药剂拌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药量为种量的0.4%。实行轮作,注意与葱、蒜类轮作,避免连作,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加强通风透光性。科学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大水漫灌。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最后再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菠菜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加30%醚菌脂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全能750倍喷雾。上述各处方病初时用药,每隔6至7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菠菜霜霉病的发生与低温高湿条件有关,一旦发生霜霉病,病菌还可系统侵染,系统侵染的病株易呈萎缩状。病斑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多腐烂,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有的菜株呈萎缩状。在气温10度、相对湿度85%的低温高湿条件下,或种植密度过大、积水及早播,本病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