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侵入后在根部开始形成肿瘤,并产生游动孢子扩大危害。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萝卜根肿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年度间夏秋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发病重,病田操作过的农具要注意消毒。
此病菌为专性寄生菌,自然条件下只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存在多个生理小种。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其抗逆能力很强。发病规律:病菌能在土中存活5~6年,由土壤、肥料、农具或种子传播。土壤偏酸pH5.4~6.5,土壤含水率70%~90%,气温19~25℃有利发病;9℃以下,30℃以上很少发病。在适宜条件下,经18小时,病菌即可完成侵入。低洼及水改旱菜地,发病常较重。
根肿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根、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可通过灌溉水、昆虫、土壤线虫或耕作在田间传播。根肿菌喜欢酸性土壤,以pH5.4-6.5的土壤最适宜。土壤温度20-25℃、湿度60%左右最适于此病发生。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或低洼地发病较重。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株根部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散落到土中的休眠孢子,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7-8年。在次春环境条件适宜时,休眠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传播,从植株根部表皮侵入,引起初次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