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包括多种方式,如直接粉碎还田、堆沤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蔬菜尾菜还田以及作为基质栽培食用菌。这些技术避免了传统的焚烧方式,减少了大气污染,是农业生产中培肥增产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有墒沟埋草、粉碎还田、反转灭茬、留高茬、宽行作物田间铺草覆盖、草育菇渣还田、过腹还田、堆肥、沤肥、沼肥还田等。直接还田时应尽量切碎秸秆,增加与土壤接触面,以便吸收水分,加速腐烂分解。土壤应保持适宜的含水量,水分充足时秸秆宜浅埋,以加速分解。秸秆还田最好是边收获、边切碎、边耕翻入土,以延长耕埋至播种或插秧之间的时间。旱地应在播种前15~45天,水田在插秧前7~10天将秸秆深翻入土。一般稻草、麦秸用量为每亩150~200公斤,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麦草深翻全量还田。直接还田时,应加入适量的化学氮肥或腐熟的人畜粪尿等含氮物质,调节碳氮比,使秸秆干物质的含氮量提高到1.5%~2.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