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秋季降雨多,相对湿度高于70%,有利于霜霉病发生;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田间排水不良也会加重病情。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同温、湿度关系密切,温度决定病害发生得迟早,湿度(雨量)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一般在9~10月是白菜莲座至包心期,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雾大、露重,病害往往易大发生和流行。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生时期主要受温度影响,发病程度受降雨量及降雨次数影响。此外,种植过密,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发病也重。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十字花科蔬菜上或冬贮种株的根头上越冬,有时还可混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次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幼苗,由春播十字花科蔬菜传到白菜等秋播十字花科蔬菜上,混在秋播种子上的病菌,播后直接为害幼苗。南方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菌可在寄主上全年传播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