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的为害症状是什么

2025-05-05 12:17

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病,其症状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病斑小,直径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大小一致,叶片上现褐色小斑,中部颜色稍浅,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一张叶片上生有数十至上百个病斑致叶片枯黄早落。有时大、小褐斑病同时发生在一张叶片上,加速病叶枯黄脱落。

花序、幼果感病,先在花梗和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鼠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感病的花序、幼果逐渐失水、萎缩,后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时,可整穗落光。

新梢及幼叶感病,产生淡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多在靠近叶脉处发生,叶片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纹,后期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可出现灰色霉层。不充实的新梢在生长季节后期发病,皮部呈漂白色,有黑色菌核或形成孢子的灰色菌丝块。果实上浆后感病,果面上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腐烂,并先在果皮裂缝处产生灰色孢子堆,后蔓延到整个果实,最后长出灰色霉层。有时在病部可产生黑色菌核或灰色的菌丝块。

葡萄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小叶脉周围形成多角形或近圆形大小为2~3毫米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中央为黑褐色、边缘为绿褐色的病斑。病斑背面颜色较淡,并有一层暗褐色的霉状物。发展到后期数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大小可达5~6毫米。在干燥时,病斑中央部分易发生破裂,病叶枯黄,受害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若果园管理不善,或多雨年份,往往会引起葡萄早期落叶,使产量降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