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的菌核病如何防治?

2025-05-03 08:27

有条件的地方可与百合蔬菜轮作3年以上,不能实行轮作可以利用夏天高温季节进行土壤消毒。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带土定植,提高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面,避免杂草滋生。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药剂防治:定植后发病前可用3.5%烟剂噻菌特进行烟熏,每亩用250g,傍晚进行,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栽培防病: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落叶,并深翻土壤,将病菌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土壤处理:每亩地撒200-300千克生石灰和400-500千克碎稻草,然后翻地浇水,盖严地膜,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发病初期,先清除病株病叶,再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生菜菌核病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药剂综合防治。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耐病的品种,与水稻轮作,及时处理病株,科学运筹肥料等。药剂防治:用多菌灵等杀菌剂等。加强栽培管理:覆膜栽培,带土定植,地膜贴地或采用黑色地膜,抑制病源发展和喷射。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在病原子囊盛期中耕,有杀灭病原作用,增施生物菌肥,也可抑制病原体。清除得病茎叶,摘除底部老叶残叶,带出田外进行消毁,从而促使菜苗健壮,减少菌源,减轻危害。收获后及时进行一次深耕,使多数菌核埋在6cm土层以下。不能轮作可以利用夏天高温季节进行土壤消毒,闷棚。如能与水田轮作,仅一季就可以淹死菌核。化学防治:定植后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菌核净,腐霉利,嘧霉胺,等,以上几种药剂轮换使用,每隔5-7天使用一次,连续2到3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