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菌核病的病原有哪些

2025-05-03 22:02

茄子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茄子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叶、花和果实,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感病。幼苗期茎基部发病,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成株期叶片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期变为褐色圆斑,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茎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且上下扩展,稍凹陷,皮层逐渐腐烂。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混在种子间越冬。春天温、湿度适宜,菌核陆续萌发抽生出子囊盘,子囊盘开放后,子囊孢子成熟即弹出,犹如烟雾,肉眼可见,是病害初侵染来源。地势地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棚内通风透光差及多年连作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1、塑料棚内栽培茄子覆地膜可阻止子囊盘出土,减少菌源。2、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公斤,对干土适量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耙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3、注意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寒流侵袭时要注意加温防寒以防植株受冻,诱发染病。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到棚外消毁。5、田间始见于囊盘或发现中心病株后,轮换或交替使用,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保护地也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具体方法见黄瓜菌核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