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叶小脉呈明脉,叶缘变黄,继而整片叶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由下而上变黄枯萎,第1、2层分枝上的叶片症状尤为明显,有时半边叶片变黄,半边正常;发病严重时,整株叶片枯黄但并不脱落,植株逐渐枯萎,20-30天后全株枯死。纵削病茎可见到维管束变褐,无白色黏液流出,潮湿时患部表面长出近黄白色粉霉。茄子枯萎病多始发于开花结果期,以结果初期发病最盛。此区别于青枯病,青枯病症状表现先是顶部叶片萎垂,继而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茄子枯萎病病株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枝上,有时同一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横刻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茄子黄萎病苗期发病少,一般在茄子定植后不久开始发病,若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多在坐果后发病最多。病株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以至脱落仅剩茎杆。劈开病根、茎分枝及叶柄等部位,可见其维管束变褐色,但无米水状混浊液渗出。纵切重病株成熟。